找到相关结果约14条 用时0.015秒
在1%以内,年均因灾死亡率控制在每百万人口1人以内。2.分类目标——年均因洪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0.7%以内。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和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控制在0.45%以内。重点易涝城市易涝区段基本消除,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下。——......
发布时间:2024.11.27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玉米锈病和褐斑病等病虫害,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继续加大统防统治覆盖率和绿色防控覆盖率。二、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分区域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
发布时间:2024.06.14
一、防控目标 花生集中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85%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二、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化田间生态系统,推广抗(耐)病虫品种、健康栽培、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科学使......
发布时间:2024.06.14
时间小面积收获宜在蜡熟末期,大面积收获宜在蜡熟中期,以使大部分小麦在适收期内收获。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根据要求,全喂入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总损失率≤1.2%、籽粒破损率≤1.0%、含杂率≤2.0%,无明显漏收、漏割。割茬高度应一致,一般不超过15厘米,留高茬还田最高不宜超过25厘米。四、减少机收环......
发布时间:2024.06.02
用全喂入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宜配置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为玉米等下茬作物免耕播种提供良好作业条件。根据技术要求,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总损失率≤1.8%、籽粒破损率≤1.0%、含杂率≤2.0%,无明显漏收、漏割。割茬高度应一致且满足农艺要求。应根据联合收割机自身喂入量、小麦产量、自然高度、干......
发布时间:2024.05.27
用全喂入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宜配置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为玉米等下茬作物免耕播种提供良好作业条件。根据技术要求,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总损失率≤1.8%、籽粒破损率≤1.0%、含杂率≤2.0%,无明显漏收、漏割。割茬高度应一致且满足农艺要求。应根据联合收割机自身喂入量、小麦产量、自然高度、干......
发布时间:2024.05.24
制度和种植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经测算,夏玉米田以马唐—反枝苋为混合优势杂草种群的防除指标为5株/平方米(以产量损失率5%计算)。莠去津属于长残留除草剂,使用量应控制在每亩38克(按有效成分量计算)以下;使用过莠去津的玉米田,要谨慎选择下茬作物,以防产生药害。......
发布时间:2024.04.27
组织,科学调度,趁天抢时抢收,特别要密切关注小、散、偏的地块,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要科学调度农机资源,提高机械化收获效率,降低粮食收获损失率,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力争小麦单产、总产再创新高。要积极开展帮扶,对弱势群体开展代收、代种、代管服务,确保应收尽收、应种尽种。要全力以赴备夏......
发布时间:2023.06.05
芽涝。生长后期对涝渍敏感性降低,但淹水时间不应超过1天。 六、适期机械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适期收获可以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降低机收损失率,确保丰产丰收。待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同时秸秆粉碎还田。在不耽误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适当晚收,建议在10月1-5日收获。籽粒......
发布时间:2021.05.31
人工辅助授粉。(四)注重减灾防灾。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早做好防范。六、适期机械收获,确保丰产丰收适期收获可以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降低机收损失率,确保丰产丰收。待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同时秸秆粉碎还田。在不耽误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适当晚收,建议在10月1-5日收获。适期......
发布时间: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