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3秒
分赞赏的。三坊七巷的读书人博得功名,做官也极重清誉。这正是千百年的读书传统养出来的地方风尚。清乾嘉年间学者、诗人陈寿祺自幼好学,五岁发蒙即手不释卷,常青灯黄卷竟宵读书。他中进士后仅为官11年,即在40岁那年丁父忧回到老家黄巷,再不肯出仕。他自此专心学问和讲学,先后主讲泉州清源书院、福州鳌......
发布时间:2025.07.31
灭还是救赎陈 刚《悲惨世界》是一部上百万字的煌煌巨著,需要耐心的读者静静阅读,震撼人心的撞击感,荡涤心灵的清透感,不禁让你感慨作者让人手不释卷的才能。 “在精神的眼睛看来,人心比任何地方都更眩目,也更黑暗;精神的眼睛所注视的任何东西,也没有人心这样可怕,这样复杂,这样......
发布时间:2024.08.16
积学成德为己任丘濬的文坛革新理念根基为其渊博的学识,而这与其自幼博览群书密切相关。丘濬在明朝宰辅中即以“博极群书”著称,史载他自少至老,手不释卷,举凡六经诸史,古今诗文,九流笺疏之书,以至于医卜老释之说,无不深究。而此种阅读习惯始于其童蒙时期,其弟子蒋冕(1463—1532年)提及丘濬时,......
发布时间:2024.05.31
在纪检监察事业的不同岗位,相同的是将对党忠诚熔铸到血液中、刻印到骨子里。云南省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主任和云彬拿出“挤”和“钻”的精神、以手不释卷的热忱强化理论学习,始终坚持以思想伟力淬炼忠诚;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纪委原书记李夏是党的忠诚卫士,也是人民的赤子,在33年的短暂生命中,......
发布时间:2023.09.11
在翰林院任职的时候,充分利用翰林院藏书丰富的条件,“翻阅书史,口诵心惟”,认真阅读和钻研翰林院中所藏典籍。他在自己的槐荫书屋中,以书为伴,手不释卷,废寝忘食。1454年7月,朝廷纂修地理志,才学渊博的丘濬担任地理志的编纂。为了更好地编纂好地理志,他努力搜集全国各地风俗美恶、赋税多少、山川险......
发布时间:2019.06.10
黄中色,字元采,号守元,世代为滕县人。快到成年时,黄中色就展现出洒脱大度、远大志向的特点。他生性酷爱学习,居家经常手不释卷。黄中色的伯父是明世宗嘉靖甲辰年进士,任太仆卿,名叫希周,曾经品评黄中色说:“他日使我家门兴盛、继承我志向的,必定是这个孩子。”黄中色十六岁考取秀才,爱读诸子......
发布时间:2016.04.07
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打算时,就好像给自己的家庭谋划一样。他不携带妻子和孩子,仅让两个仆人伴随自己,两个柜子也不锁,行李很简朴。办公完毕退居之时手不释卷,喜爱章丘李开先的小词,自己作词应和,自己歌唱,因此而悠然自得。 李松调迁为兵部郎、辽阳佥宪,由于在边疆立功而历经调迁,任按察使、兵部右......
发布时间: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