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5秒
眼神和坚毅的表情,再品读门柱上所悬挂“爱斯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治公事若作真书,精密无间”小篆楹联,我油然而生一种敬重感。林则徐主张为官“恤民”“保民”“纾民力”,认为朝廷赋税以不超过“民力”为度,反对“官吏侵渔”。1832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当时江苏还没走出前一年大水灾破坏的困窘......
发布时间:2025.08.19
选取倾听民意、改善民生、体恤民情等训言劝勉后世子孙若执政在位须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谋福利。这些训言内容如“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等等,虽带有传统社会的文化烙印,但仍能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钱......
发布时间:2024.09.20
选取倾听民意、改善民生、体恤民情等训言劝勉后世子孙若执政在位须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谋福利。这些训言内容如“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等等,虽带有传统社会的文化烙印,但仍能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钱......
发布时间:2024.08.29
迎,反而体谅民情,为了不违农时,亲自充当纤夫,难能可贵,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纤夫县令”。除了替民拉纤,《新唐书》还记载了何易于其他方面爱民恤民的事迹。他对百姓的爱护可以说无微不至。敢于冒着被流放的风险,为民减轻茶税。遇到县里有穷苦人家无力办丧事的,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派县吏代为操办......
发布时间:2024.08.09
雅集清谈。另一方面在为人和为政上,王羲之恪守儒家倡导的君子之行,反对当时名士们推崇的“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主张为官要务实、恤民。他曾和好友谢安共登冶城(今江苏南京附近),面对浩瀚的江水,王羲之对谢安说:“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发布时间:2024.04.30
不断致力以期实现的一个目标。苟能上下协心以治世事,就会不待命而勉励有为,进退以礼,功成而世治。 在《典语》最后,陆景提出治国者应该施行恤民之道,这也是君臣上下协心以治世的必然要求。就其大者而言,人主在“综理四海,收养品庶”之时,要认识到“宫室壮观,出于民力;器服珍玩,生于民财;......
发布时间: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