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条 用时0.013秒
此体,似为踏歌辞过渡阶段的创作形态。《乐府诗集》卷八二《近代曲辞》收录的唐人《踏歌词》则均为齐言声诗。而提到今人耳熟能详的李白《赠汪伦》“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恐怕也不是汪伦一个人“踏”,而是一支踏歌队伍。因为这样浓重的形式,所以李白才会那样感动。李白此诗也颇有乐府民歌趣味......
发布时间:2024.12.02
的意象,表达自己的心绪。苏轼和友人同游西湖时写道:“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清丽山水中,却传出苦情的哀筝之声,看来苏轼的运气不及白......
发布时间: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