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 用时0.016秒
身激流。封建官僚机器永远在寻找更完美的齿轮,却从不追问机器运转的方向。统治集团深谙“以勤政掩暴政”的统治艺术。唐玄宗设立荔枝使的诏书,与宋徽宗采办花石纲的御笔并无二致。那些被写进《大唐六典》的驿站管理制度,在具体执行中化作敲骨吸髓的刑具。岭南到长安的驿站线上,每个换马节点都站着手......
发布时间:2025.05.29
放较胜。”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也有九九重阳日,人们放风筝终日不绝的记载。尽管风筝制作历史悠久,但专述资料很少,流传至今的更是寥寥无几。宋徽宗赵佶是一位风筝爱好者,据说专门主持编纂了《宣和风筝谱》,可惜后世佚失。据考证,清代曹雪芹为帮助朋友“以艺济人”,撰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
发布时间:2025.03.28
的传统。《唐会要》记载,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七月敕令:“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斫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敕令:“诸系官山林,辄采伐者,杖八十。”剑阁县自明正德年间就有驿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州官植树护路被纳入政绩考核。清乾隆时期......
发布时间:2025.01.07
《石鼓歌》,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的情景:“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可见,石鼓逃过一劫,有幸保存了下来。历经朝代更替,石鼓又遇到宋徽宗这位喜好古诗文的皇帝,把它们从陕西凤翔移至汴梁,置于保和殿稽古阁中收藏。后来金入侵宋,将包括石鼓在内的大量文物掠走……到了清乾隆年间,石鼓......
发布时间:2024.11.07
雪,灿烂得如春天欣欣向荣的草木。宋代是抹茶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文人雅士的斗茶之风将品茶之道推向高峰。他们追求完美的茶沫,并不断精进茶艺。宋徽宗对抹茶情有独钟。他的《大观茶论》详述了“蒸青团茶”的做法。而蒸青绿茶正是现代抹茶的原料。其中“点茶”一篇,论述宋代茶道思想、制茶技艺,不仅......
发布时间:2024.08.12
世,那么《廉吏传》的两位作者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先看费枢。关于他的经历,我们所知甚少,他的字为伯枢,成都府广都县(今成都双流)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进士,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以左朝散郎身份任职归州(今湖北秭归),之后又在黎州(今四川汉源)任知州。 费枢在宋徽宗末年完成了《廉......
发布时间:2023.09.26
任命支持王安石的李定、邓绾等为台谏官,并因此改变祖制,由宰相等官员荐举台谏官:“门下、中书外省官同举言事御史。”此后,该规定基本被沿袭,如徽宗时就允许“宰臣、执政、侍从官各举可任台谏者”(《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后逐步形成台谏官员由朝廷除授的制度,朝廷则主要指皇帝和宰执大臣......
发布时间:2020.09.09
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自言“无怨恶于一人”。范仲淹是范氏门风的奠基人,范氏一门三相,都秉持了他的为官处世之道。宋徽宗时,三子范纯礼以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一改前任刻薄寡恩的作风。他认为:“宽猛相济,圣人之训。今处深文之后,若益以猛,是以火济火也。方务去前......
发布时间: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