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4秒
足地方文化建设,构筑起平民化阅读维度。清代书院以“普及与新变”呈现独特的阅读文化转向。四千余所书院密布九州,织就庙堂与草野交错的文化经络。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创制《读经六法》《读史六法》,将考据学风注入阅读规程;钟山书院经学家卢文弨主持刊刻《群书拾补》,使校勘之学成为士子必修。道咸以降......
发布时间:2025.06.10
宋代书院的兴盛,就有朱熹的功劳。朱熹在不惑之年收徒办学,在闽北,他亲自创办了数家书院。六十多岁时,朱熹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重整已经荒废的岳麓书院,亲自编制教材并授课。他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阐明了教育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些思想早在儒家的《论语》《......
发布时间:2025.05.08
走进庭院深深的岳麓书院讲堂,两壁“忠孝廉节”四个巨幅石刻大字赫然入目。据说这是南宋大儒朱熹在某日清晨,沉思片刻,即兴泼墨,留给书院的一件历史遗产。“忠孝廉节”的石刻,传闻甚广,不少学者也认为是曾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的文天祥,率兵围剿广西恭城秦孟四起义,驻扎江永古泽,留给上甘棠村的遗迹,......
发布时间:2024.10.14
有,对书院内的师生开放,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不同于私家藏书楼的私藏和官府藏书楼的官藏,所以有学者把书院藏书归入公藏。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应天、嵩阳等书院的藏书非常丰富,很多还是来源于皇帝的御赐。另外,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书院还从事图书刻印活动,为保存......
发布时间:2024.03.19
今天是9月1日,全国大部分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愉快的暑假过去了,心也该收收,与老师、同学道声好。 清朝王文清曾两度担任岳麓书院山长,是岳麓书院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著述丰富,倡导“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在其文集《锄经余草》中,收录了一首《枢儿入泮即事》,写给将要“入泮”的儿子:“枢......
发布时间:2023.09.06
牧的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少游客以为爱晚亭在杜牧那时就有了,其实它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起这座亭子的是岳麓书院史上任期最长的一位山长罗典。站在爱晚亭中,眼前那片浮现在苍翠间的建筑,正是岳麓书院,而它的故事要从宋代讲起。 宋代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道分......
发布时间:2020.09.27
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铁保,为之写了《徐氏易石园记》,称赞他“好义乐输,出于天性”,说徐缙文以石易粟是“韵事亦义事”。嘉庆年间的名翰林、主讲过岳麓书院的著名学者、山东诸城人王金策(字香杜,号天台居士),还专门写了骈文《为徐松皋光禄易石园征诗启》,向海内征诗歌咏徐氏的义举。林则徐、王鼎等几......
发布时间: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