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 用时0.011秒
贿的官员,如偷人东西的贼一样侵害百姓的利益。对于贪官污吏,包拯认为应依照律法严格处理,如此才能“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包拯铁面无私、嫉恶如仇,他的严厉背后,何尝不是对子孙的爱护,何尝不是对百姓的爱护。包拯曾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这里以出产端砚而闻名天下。端砚当时是进贡给朝廷......
发布时间:2025.01.16
到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钱氏家乘》倡言的理想人格是“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的正人君子,既要做到对内宽仁、以民为本,又要做到对外严明、嫉恶如仇。对内和对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即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互为其本,其目的是做一个明体达用、内外如一的贤人君子。兼济天下,九州一统兼济天下,......
发布时间:2024.09.20
到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钱氏家乘》倡言的理想人格是“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的正人君子,既要做到对内宽仁、以民为本,又要做到对外严明、嫉恶如仇。对内和对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即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互为其本,其目的是做一个明体达用、内外如一的贤人君子。兼济天下,九州一统兼济天下,......
发布时间:2024.08.29
朋参加殿试,上策万言,宋高宗阅后以其“经学淹通,议论醇正,可作第一人”,遂擢为状元,官秘书郎。 步入仕途的王十朋,关心社稷,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以名节闻于世。他曾在饶、夔、湖、泉诸州任官,清勤练达,救灾除弊,抚恤百姓,重学爱才,所至皆有声绩。每当离郡,吏民深情挽留送别。 王十朋......
发布时间:2023.08.24
歹。他结托州县官府官吏,打探消息,同时又蓄养了一帮恶人,做了不少欺男霸女、夺人钱财、害人性命的恶事。恰巧宋慈即将离任,但眼看民众含冤,宋慈嫉恶如仇,决意要扫除这个为害一方的豪横势力。他立马派人传唤杨子高,不料杨子高却伪称抱病。宋慈一眼就识破了其奸计,杨子高显然企图拖延时日,等待宋慈离......
发布时间:2020.08.17
“四君子”,羡慕其高风亮节。明代有一位御史,名字中就有一个“兰”字,他为官四十多年,历任右都御史、漕运总督、南京工部尚书等要职,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后人赞其“一代名臣昌国运,三本奏章振朝纲”。他就是丛兰。 说到丛兰,这位明朝的肱骨大臣,不仅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曾向朝廷上书,揭发宦官......
发布时间:2018.07.27
家哭,但不惩罚贪官,则一方百姓就要哭了。在给皇帝的《乞不用赃吏疏》中,包拯更是慷慨直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由此可见,包拯嫉恶如仇的秉性。 包拯的谥号为“孝肃”,这一点不只体现在他为官刚正不阿、法度修明、身正服人等品德中,也充分体现在了他留下的37字家训中间: “......
发布时间:2017.08.30
难退而易进”,当一个为民请命的清官实在太难了。张盛美任河北道不久就辞官回滕县老家闲居。闲居期间,他悠游园林,诗酒自娱。卒年49岁。张盛美平生嫉恶如仇,做官多有惠政,虽然屡次遭受挫折,也未尝稍微丧失气节,京师因此有“张舍命”的歌谣。张盛美博学而善作文章,风格古朴深奥而奇特不凡,名声冠于海......
发布时间: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