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3秒
奢的作风、一种严于律己的境界、一种公私分明的品质。尚俭戒奢、少私寡欲,对党员干部而言是自我修养,更是客观要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欲望没有穷尽,需要越来越多的物质来满足自己。廉者,首当克服贪欲,不为物役。一个人只有对“非其有”的东西不贪......
发布时间:2025.06.16
耐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的定力和境界。这番见解,至今给人启迪、发人深省。俭何以廉?北宋司马光在其家书《训俭示康》中给出了答案:“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意思是说,节俭可以减少贪欲,君子如果少贪欲就能够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其子司马康在父亲教育下,以......
发布时间:2024.12.18
案是:“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引用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话作了这样的论证:“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
发布时间:2023.08.22
乘用牛车盛行一时,直到隋唐五代都没有太大变化。宋代以后,人们感受到轿子更加舒适轻快,牛车才慢慢消弥了昔日的荣光。 北魏时期陶牛车 君子于役 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为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获和财富,造就了安逸的定居生活,还进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文化创造。《诗经•君子于役》"鸡栖于......
发布时间:2021.02.18
需要上行下效,从领导者的身教做起。 侈则多欲 败德丧身 北宋名臣司马光在其家书《训俭示康》中写道:“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反之,“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发布时间:2020.09.18
篇《训俭示康》的文章。他说自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而《训俭示康》也成了传统家教家训中的千古名篇。 ......
发布时间:2018.06.01
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他进一步指出,“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他身居相位,却以奢为耻,要求家人、族人无论条件优劣都应崇俭,以远离祸患......
发布时间: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