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3秒
刊本版刻则以精严雅正之姿比肩官刻、寺刻、坊刻、私刻,铸就多元互补的出版生态。校雠之学缘此彰显学理,目录体制由之生成体系,版本之辨籍藉此构筑史观。由书院建构起藏书、刻书、治学三位一体的文化范式,促使书籍典藏与出版从技进乎道,由艺臻于学,更不断赓续着中华阅读文明的绵延根脉。隋代官府重......
发布时间:2025.06.10
成。人民创造历史、是真正的英雄的人民主体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真正的英雄,必须......
发布时间:2024.10.14
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坚持群众史观,结合新时代伟大实践对其作出了原创性发展,明确提出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集中凸显了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鲜明政治底色。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对群众......
发布时间:2024.04.18
胞都说中国话、写中国字,有共同的血脉、文化和历史。”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极为有力驳斥荒谬错乱的“台独”史观,也为台湾同胞补了一堂正本清源的“中国历史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宣示了大陆推进反“独”促统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发布时间:2024.04.12
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地区不平衡性和广大边疆地区封建化进程、大宋史观和新“宋学”观、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等,这些理论主张足以说明我们在理论创新上有很好的势头。一种理论的形成又需要有不断提升、完善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9.05.29
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发布时间:2019.04.01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种群众史观,即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财富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社会变革也由人民群众决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是社会主......
发布时间: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