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3秒
中的“洁癖”有关。倪瓒志趣不凡、品行高洁、超脱世俗,以至于形成一种不近人群之态,又因不近人群,而不为常人所理解,自成超逸。倪瓒高洁的心性是历代文人墨客都无法复制的。明代的沈周每每临摹倪瓒,他的老师赵同鲁一看到就大喊:“又过矣!又过矣!”沈周一直努力模仿倪瓒,无奈他天性厚重,一笔下去便......
发布时间:2024.09.20
有个著名的典故“莼羹鲈脍”,被历代文人反复加以引用。该典故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事件主人公是西晋时的张翰,他本是吴郡吴县(......
发布时间:2024.07.22
的危机,他看到旋风中翱翔的双雁,暴雨中独自航行的船,双雁和航船在风雨中坚持前进,这也正是文天祥愿为国家奋不顾身的承诺。 滕王阁是历代文人雅集的胜地。他们三五相邀,或无定期,或有定约,把酒临风,酬唱应和。“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唐代诗人杜牧在《怀钟陵旧游》中描述的......
发布时间:2020.10.09
物制作的仿古玉流行,成为古代玉器的重要门类仿古玉陈设汇聚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凝结能工巧匠的技巧智慧,承载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知识,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追慕高雅、秉承传统的生活写照。 崇玉、爱玉的传统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国人的血脉、性情、性格和骨气,成为中华民族纯洁、坚韧、包容和宁折不弯等......
发布时间:2020.06.10
些器物制作的仿古玉流行,成为古代玉器的重要门类仿古玉陈设汇聚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凝结能工巧匠的技巧智慧,承载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知识,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追慕高雅、秉承传统的生活写照。 崇玉、爱玉的传统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国人的血脉、性情、性格和骨气,成为中华民族纯洁、坚韧、包容和宁折不弯......
发布时间:2020.01.21
其士好读书而敦礼,其山有紫金插笏、普陀之瑰异,其水有檀溪、蛟湖、九曲之清折而容与”。在这一幅优美平和的画卷里,百姓滋润于这片清新肥沃之地,历代文人雅士众多,诗书文集颇为壮观,先有客家祖地、千年古邑,后为红色圣地、著名苏区。 古田:思想的光芒 “道法一红线,治军两古田。”古田,上......
发布时间:2017.06.19
周敦颐,已经47岁了。周敦颐之前,东晋名僧慧远与大隐陶潜就曾在庐山结成莲社,庐山的莲文化,源远流长。《爱莲说》的精神在继承中发展到现在,更被历代文人雅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莲文化:在书画文化中,莲是赋诗作画的题材;在情感文化中,莲是寄情怀人的载体;在隐逸文化中,莲是山水田......
发布时间: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