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条 用时0.012秒
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必修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奋了师生爱国斗志。我看,这三个问题是历......
发布时间:2024.09.02
的理想,但他寻找光明的道路却是艰难曲折的。1892年,14岁的吴玉章到成都尊经书院求学,与同学游览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时,时常联想到国家的危急存亡。清朝末年腐败的学政,断送了吴玉章读书求学的前程,他不得不弃学回家。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他痛心疾首,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如焚,开始......
发布时间: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