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 用时0.014秒
“稼轩”,也就是种庄稼的地方,自称“稼轩居士”,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绍熙三年(1192年),五十三岁的辛弃疾去福建为官,任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等职,辛弃疾欲有一番作为,却在绍熙五年(1194年)连遭他人攻讦,接连降职。辛弃疾打算干脆辞官归隐,却遭到大儿子的阻拦。大儿子认为......
发布时间:2024.11.07
据说这是南宋大儒朱熹在某日清晨,沉思片刻,即兴泼墨,留给书院的一件历史遗产。“忠孝廉节”的石刻,传闻甚广,不少学者也认为是曾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的文天祥,率兵围剿广西恭城秦孟四起义,驻扎江永古泽,留给上甘棠村的遗迹,称岳麓书院的碑刻“朱子书”为伪托。真伪辨识,已然成了历史上一桩说不......
发布时间:2024.10.14
军(辖今赣州上犹县、大余县等地)境内“三峒贼煽乱”,随后又蔓延至雄州(辖今广东南雄、始兴等地)和赣州,三郡周回数百里“皆为盗区”。江西提点刑狱使叶宰决心出兵征剿,特聘请宋慈共同平乱。赴任前,好友刘克庄置酒并赋《满江红》一阕为之饯行。刘克庄对宋慈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辛弃疾、王佐一样......
发布时间:2020.08.17
小说,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早在元代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中就已出现:“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十四中则省去了“我”、“他”的口语表达。意为:人心即使冷酷如铁,也扛不住法律的熔炉。 ......
发布时间: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