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 用时0.019秒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西安碑林《官箴碑》上的文字,流传十分广泛。这则36字官箴的起源,要追溯到明代理学家曹端。曹端(1376—1434年)是河南渑池人,明永乐七年(1409年)参加会试,登副榜(乙榜)第一,被授为山西霍州学正......
发布时间:2025.07.31
颜希深在泰安知府任上时,在知府残壁上见到一则《官箴》碑刻,碑文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就是著名的“公生明,廉生威”座右铭,典出明代泰安知州顾景祥,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明。明朝山东巡抚年富最先立此言为碑,用楷体书刻......
发布时间:2024.01.08
各数亩,出钱雇请百姓耕作,并镌刻“梅园”二字于板岩,借以抒情明志。不仅如此,他还为当地良吏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李蕃为官九年,印证了“公生明,廉生威。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这一箴言,不愧为四川古代清官代表之一,返乡济民并留下“敦......
发布时间:2018.09.19
腐防变能力。现在,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参政意识明显增强,对居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家与群众朝夕相处,一言一行,群众看得最清楚。“公生明,廉生威”,老百姓最服的是办事公道,没有私心,一身正气的干部。因此,希望大家能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牢记“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
发布时间:2018.02.09
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重点工作清单制度,强化台账管理,严格跟踪问效,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四)清正廉洁树形象。“公生明,廉生威。”始终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作为一种境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
发布时间:2018.01.17
礼品来找他,他追到楼梯口塞还给客商,还半开玩笑地说:“我收了东西,给你办事,那咱们还是朋友吗?你这样做是看轻了我,也看轻了自己呀!” 公生明、廉生威。他的无私奉献换来的是身边同志的信赖和赞誉,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俊波倾尽一生,实践了入党的誓言,用他短暂而又光彩照人的奋斗足迹为......
发布时间:2017.06.27
要一查到底!” 有人劝说,“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大动干戈,与人为难!”周晓波说:“查处腐败分子,是我职责所在,也是人心所向。” 公生明、廉生威,无私铸就无畏的“剑”。敢于查案的周晓波,成了“铁面包公”。 问周晓波为何敢碰硬、敢反腐时,他说:“行得正,坐得直,自然敢查处......
发布时间:2017.03.15
华文化,核心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引导人向善向上,形成和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公生明,廉生威”等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示范。但是,“官本位”的封建意识,“封妻荫子”的特权思想,“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官场陋习,“一人得道,......
发布时间: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