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4秒
美学气质的文化符号,也是活跃在我们身边的廉洁文化课堂。我们不妨听听以下三则关于“亭”的廉洁文化故事。说起“一文亭”可能鲜有人知,但提到《施公案》想来应是广为人知的。公案类的小说,在明清时代风行,受到普通读者的追捧,因为公案类的小说,与民间对清官的推崇、对正义的追求不谋而合。“施公......
发布时间:2024.10.29
天祥,率兵围剿广西恭城秦孟四起义,驻扎江永古泽,留给上甘棠村的遗迹,称岳麓书院的碑刻“朱子书”为伪托。真伪辨识,已然成了历史上一桩说不清的公案。然而,在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传承史上,“忠孝廉节”不啻于一根强劲的精神魂脉,成为激励一代代湖湘学子传道济民、成就人才、报效国家、胸怀天下的......
发布时间:2024.10.14
政,多为百姓办实事、谋福祉。明代袁宏道在任吴县知县时,发现衙吏办事拖沓,到县衙等待讼决的人住满了客栈。于是大力整顿吏治,省讼便民,尤其处理公案公允快速,办事之人往往只在县城吃一顿饭的工夫,事情就办结了。百姓称之为“升米公事”,称颂他为百姓办事勤快、效率高。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发布时间:2023.09.08
的协助下,终于弄清了这桩没头案的实情,认为可以结案了,便会同峄县、铜山县的县令,把案情的来龙去脉,呈报给山东、江苏府台衙门,奉批了给了这桩公案。 滕县县令破了这个案,立了一大功。后经山东、江苏府台衙门议定,把峄县、铜山县靠滕县的地盘,共划出三个社,归属滕县管辖。这就是老百姓都知......
发布时间:2021.03.25
的协助下,终于弄清了这桩没头案的实情,认为可以结案了,便会同峄县、铜山县的县令,把案情的来龙去脉,呈报给山东、江苏府台衙门,奉批了给了这桩公案。滕县县令破了这个案,立了一大功。后经山东、江苏府台衙门议定,把峄县、铜山县靠滕县的地盘,共划出三个社,归属滕县管辖。这就是老百姓都知......
发布时间:2021.03.25
议的人大都圆滑融通,侯庆远独自慷慨评论而无所忌讳,任劳任怨。乙巳年,调任太常少卿。有人问考核官吏政绩的事怎么样了,侯庆远回答说:“大半成为公案了。”拾人牙慧的人就借此判为定案。侯庆远等候命令多不回报,诋毁的言论越来越嚣张,于是辞官而去。 侯庆远天性酷爱学习,诸子、历史百家的书籍......
发布时间: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