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3秒
羲之。王羲之(321-379年,或作303-361年),字逸少,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右军将军”。王羲之的父亲是最早倡议晋元帝渡江的淮南太守王旷,从伯父是权倾一时的司徒王导,叔父王彬官至右仆射。作为当时第一大家族的王氏子弟,王羲之却仕途坎坷,官不过州郡。关于王羲之......
发布时间:2024.04.30
钟子期。虽然还不能判断伯牙、子期同为成连学生,却显示出钟子期在琴学上有相当造诣。他和伯牙之间的弹赏,应是同行间的交流,乃至高手间的切磋。梁元帝在《纂要》中写道:自伏羲制作之后,有瓠巴、师文、师襄、成连、伯牙、方子春、钟子期,皆善鼓琴。在这些琴人中,伯牙学琴的故事同样广为人知,在唐......
发布时间:2024.01.23
即举乱,陆续攻陷了建康以及颜之推所在的郢州。颜之推被俘后,侯景“频欲杀之”,所幸得到侯景行台郎中王则的救护而免于一死,被送回建康。 梁元帝承圣元年(552),颜之推二十二岁,北朝方面,东魏已被北齐取代,南朝方面,这一年昔日的湘东王成了梁元帝,侯景之乱被平定,颜之推从建康来到梁元帝......
发布时间:2023.03.24
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刺史虽然行政级别比较低,但可以向皇帝直接面陈奏事,他们的意见甚至可以影响地方官吏的奖惩升降。据《汉书》记载,在元帝时,荆州刺史上奏说当地官员为百姓谋利,州郡殷富,于是皇帝就赏赐给地方官400两黄金。这一制度在防止官吏擅权或渎职、确保政权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
发布时间:2019.11.07
位好官,也多尊称为“父母官”。其实,“父母官”的称谓源自“召父杜母”的典故,都是发生在汉朝时期南阳的故事。 《汉书·循史传》记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为政勤勉有计谋,乐为人民兴福利,致力于使他们富裕起来。他亲自努力于农耕,出入田间地头,在乡间公舍住宿,很少能有安闲的时刻......
发布时间:2018.06.27
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结果,音同而意近,殊途而同归,其目的都是力倡节约,力戒奢靡。因此,简与俭几可通用。日常生活中,简与俭也常常连用。《晋书·元帝纪》说“帝性简俭冲素,容纳直言,虚己待物”,《新唐书·董晋传》说“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唐语林·补遗一》记载“李卫公性简俭,......
发布时间: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