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条 用时0.013秒
误导源于用人之失,这一判断得到了千载之后王夫之的认同。王夫之认为,王朝用人最为关键,西晋虽然不存在曹魏苛政严法的弊端,然而朝廷取士不当以致佞人当道,任用佞人以致朋党相争,最终速亡。干宝讨论用人之失,涉及到了道德标准缺失的弊病,这自然将观察视角导向了朝廷对道德礼义的态度上。朝廷拔擢......
发布时间:2024.06.25
而是教导人们培养正确的好恶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道中来。孔子主动承担的重大使命就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去修正那些不正的礼乐——他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认为郑国的靡靡之音扰乱了雅正的音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事实上,孔子从道德重建、提倡和推行礼乐教化......
发布时间: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