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 用时0.024秒
一般认为,李白的《静夜思》大约写于二十六至三十一岁之间,是李白出游之后的思乡之作。安旗以为,此诗情境似《秋夕旅怀》,又有“山月”之句,推测作于开元十五年。郁贤皓《李白选集》判断是“客久思乡”之后,约在“东涉溟海,散金三十万”之后,时间上相距不远。孙宏亮则不执此说,提出应在天宝六载......
发布时间:2025.05.14
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扭曲变形,人生道路难以走得坚实和长远。虑于微、防于小,杜于渐、作于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从点滴中完善自己,真......
发布时间:2024.12.27
也是宋代较早明确表现士人耕读生活的记文。读此文,可以了解曾巩的人生志趣与道德追求,也可看到他在清寒生活之中持道自守的自我训诫。《南轩记》作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曾巩与弟弟们在南丰耕作谋生。至和元年,曾巩已三十有六,稍有积蓄,在城郊十余里的田边修建茅屋,名为“学舍”,用以藏书......
发布时间:2024.10.29
”竹桥人的淡雅通透可见一斑。村民之间诚挚相待,一家有事,他家相助。文明的种子代代传续。厅堂、廊道、立石,到处可见名言警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发布时间:2024.08.26
气、各种诱惑,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履职尽责,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青年。四是要有“细节决定成败”的心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往往被忽视,但它们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要细致认真,力求精益求精。五是要有“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发布时间:2024.04.30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慎微,能成大事。慎微体现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审慎于细微,方能见微知著,洞察先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明代吕近溪曾说:“图大者,当谨于微。”意思都是说,解决难事要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战国时期......
发布时间:2024.03.22
叶先生诗词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就是“移情”与“寄托”。 诗人最初的创作往往是从咏物开始的,叶先生的咏物诗体现出生动传神的效果,比如作于1939年的《小紫菊》:“阶前瘦影映柴扉,过尽征鸿露渐稀。淡点秋妆无那恨,斜阳闲看蝶双飞。”一株长在柴房石阶旁的雏菊,被赋予了征鸿过尽的失落和晚......
发布时间:2023.07.26
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二是要强化措施,突出“三个”要求。各级各级部门要清醒认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坚持细排查、严整治,紧盯风险隐患,全面排查辖区内餐饮场所、企业、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管道燃气、瓶装液化气的安全隐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
发布时间:2023.06.23
新的体会? 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一般认为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渔翁”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底蕴,《庄子》和《楚辞》中皆有《渔父》篇,“渔父”在这两文中皆是世外高人的形象。其中......
发布时间:2021.12.31
别最高的将领。 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左权将军一样,怀抱崇高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成为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救亡图存的中流砥柱。 朱德总司令这首作于1939年冬的诗篇,“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今天读来,一股革命豪情依然涌上心头。 据不完全统计,......
发布时间: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