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 用时0.012秒
在与琴的交流中倾注情感、表达心声。七弦泠泠,贯清风于指下;琴音渺渺,发幽情于心间。高人逸士以琴会友,曲为心声,虽默然无言,却可悠然神会。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成为一代佳话。在中国音乐体系中,琴乐地位特殊,它不仅具有音乐功能,而且具有美学价值和高度的文化属性。陶渊明曾提......
发布时间:2024.08.05
化交流融合下,出现了琴僧。佛教文化也自然而然同古琴曲联系了起来。自慧能以来,禅宗文化逐渐被文人接受。明代李贽的《焚书·征途与共后语》认为,伯牙虽学琴于成连,但是伯牙只有到了海滨无人之境,悟出属于自己的琴音后,才算成功。成玉磵的《琴论》将弹琴与禅宗文化进行联系:“攻琴如参禅,岁月磨......
发布时间:2024.01.29
贵生的《琴韵声深 琴乐论述》一书中,读到关于伯牙子期的另一种说法:《吕氏春秋》也有记载“钟子期受成连百廿曲,补做五百八弄,为廿八调”……“伯牙摔琴谢知音”中的伯牙、子期其实并非陌路邂逅,用一曲高山流水而成知音。流传千古,成为佳话。他们竟然都是成连先生座下弟子,二人各有所长,伯牙善琴......
发布时间:2024.01.23
张,而且向道光皇帝推荐他“多谋善断,有为有守,堪当重任”。最终,朝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鸦片,这便有了后来震惊中外的禁烟运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后人便以“高山流水”作为知音之喻。知音的本质是知心,是志同道合。林则徐与王鼎的友谊正是近代中国史中的“高山流水”,尽......
发布时间: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