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条 用时0.025秒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以“立德树人、明礼尚善”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实施“四明八行”(明做人之理、明做事之法、明求学之道,明生活之方,践行友善、诚信、规则、合作、善学、创新、勤俭、责任)德育提升工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优秀道德品质......
发布时间:2025.11.06
学传》及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记载,邵雍师从李之才,传承河洛象数之学,深研先天易理,屡征不仕而潜心著述。该书通过渔樵问答的形式,探讨天地运行之理与人事进退之道,既是邵雍先天易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北宋儒学发展的重要文献,被元好问誉为‘独步古今’的哲学著作。邵雍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
发布时间:2025.09.08
在《曾巩墓志》中说:“近世修国史,必众选文学之士,以大臣监总,未有以五朝大典独付一人如公者。”曾巩认为良史应有“四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读曾巩的文章,我常觉得难,有时要读好几遍才知其意,因为他常有独到的见......
发布时间:2025.09.03
广东巡抚怡良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十三行总商伍绍荣帮助外商走私鸦片牟利,自陈“愿以家资报效”企图阻挠禁烟,不料遭林则徐凛然痛斥:“本大臣不要钱,要你脑袋尔!”鉴于外商拒......
发布时间:2025.08.19
国家;立足于和,苟且偷安,只有死路一条。《察情》篇中,他强调积极备战的重要性:“今吾藏战于守,未战而常为必战之待;寓胜于战,未胜而常有必胜之理。”《久任》篇中,他认为绝不能将命运交予同敌人的所谓“君子协定”:“今日之事,以和为可以安,而臣不敢必其盟之可保;以战为不可讲,而臣亦不敢......
发布时间:2025.06.13
所著的《论语义疏》,意为自身不端正,就像用弯曲的标杆追求笔直的影子,终究无法实现。曲者,表之不正;直者,影之求端。这一浅显的比喻,直指至深之理:若想求得正直的结果,必先端正自身的根本。廉洁之道,亦是如此。曲表以求直影,实为本末倒置的虚妄。古人观日晷以测时辰,铜表直立,日影自正;若......
发布时间:2025.05.08
培训会上,滕州一中和滕州三中2支代表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辩论展示观摩赛,8名队员围绕“生命”这一话题,展开紧张而激烈的辩论,以逻辑之名,寻真挚之理,传递表达与思考的力量。随后,滕州一中老师张潇文以《辩有其法,论有其道》为题,详细讲解了辩论流程与准备工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系统实用的专业......
发布时间:2024.12.18
会上,滕州一中和滕州三中2支代表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辩论展示观摩赛,8位队员围绕着“生命”的话题,展开紧张而激烈的辩论,以逻辑之名,寻真挚之理,传递表达与思考的力量。随后,滕州一中张潇文老师以《辩有其法,论有其道》为主题,详细讲解了辩论流程与准备工作,为与会人员提供了系统实用的专......
发布时间:2024.12.06
要条件。道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原和法则,是事物良性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规律,万事万物只有遵循其道,才能够达到“和”的状态。道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自然之理,是万物生长的必然法则;德是指事物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秩序,是道的具象化,是道的外在表象,是道在事物中的显现。老子说“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就......
发布时间:2024.11.18
下,终于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可靠原因,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创作了传世名文《石钟山记》。他感慨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一切未知之理的洞悉,一切未知之境的打通,都离不开追根究底的实践探索,苏轼这种以实践求真知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无穷尽,而人的认识是有限......
发布时间: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