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22秒
筵。”在后续的祭祀中也严格遵礼,每到母亲祝氏忌日,朱熹都身着墨色布衫,他的学生好奇地问道:“今日服色何谓?”朱熹回答说:“岂不闻君子有终身之丧。”他还曾训诫长子朱塾说:“吾不孝,为先公弃捐,不及供养。事先妣四十年,然愚无识,知所以承颜顺色,甚有乖戾。至今思之,常以为终天之痛,无以......
发布时间:2025.01.07
为,父母在世时赡养、侍奉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关心与尊敬,父母去世后的丧葬、祭祀是发自内心的忧伤与思念。此外,孔子虽然提倡丧葬从简,但支持“三年之丧”的礼制。孔子与弟子宰我关于“三年之丧”展开讨论,孔子说:“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认为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也为此斥......
发布时间:2024.11.12
彻底追究诬告之辞的由来,为人办理诉讼事务的人都逃跑躲藏起来了。每月初一和学生们摆设盛肉的礼器,考核他们写作文章的学问。凡私人邀请宴饮,谢绝不去。两年之间,流亡的人回来了,荒芜的土地开辟了,人民安居乐业,境内安定繁荣。因居尊亲之丧而去职,人民如同失去了慈母。当时滕人都夸他刚正不阿。......
发布时间:2015.12.07
须经过二十个月之上才许可任用。”皇帝下达中书省商议施行他的方案。 当时有的官员在居丧期间,朝廷往往不顾常情强令任职。陈思谦进言:“三年之丧,可以说是通行不变的礼仪。除了战事,不可从权变动。”于是把他的建议明确列入法令。皇帝有诏令兴建报严寺,陈思谦说:“兵荒马乱之际,应当停止土木......
发布时间:2015.11.13
不久升迁为资善大夫、御史中丞,不久特别赐给荣禄大夫的职衔。至正十九年,为母亲服丧,未期满,任命为山西行省左丞、枢密副使。李稷请求服满三年之丧,朝廷就没有任命。服丧期满,任命为大都路总管,兼任太兴府尹,任命为副詹事。至正三十四年,出京任陕西行台中丞,未启程,改任山东廉访使。李稷生......
发布时间:2015.11.11
公被立为国君,他对然友说:“我一直没有忘记在宋国时,孟子同我的交谈,现在我不幸遭遇父丧,我想让你到邹向孟子请教治丧之礼。”孟子教以行“三年之丧”之礼。然友回来后告之文公,文公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但遭到宗室百官反对,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前代君主,都没有实行过三年之丧,我们的前代君......
发布时间: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