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6秒
的变革。正是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风度逐渐形成,展现出与其他时代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而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以丰富的故事和生动的记载,为我们保存了了解魏晋风度最直接的资料,呈现出魏晋风度的万千气象与鲜活图景。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
发布时间:2025.06.04
事理。正是明字当头,见事较早、判断准确,助力诸葛亮名垂千古。欲要明事,更应善于思考,从中发现端倪,及时规正航向,避免盲从,甚至走冤枉路。《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故事:“竹林七贤”之一的西晋王戎,有一天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口......
发布时间:2025.03.28
有个著名的典故“莼羹鲈脍”,被历代文人反复加以引用。该典故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事件主人公是西晋时的张翰,他本是吴郡吴县(......
发布时间:2024.07.22
《世说新语》载:“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东床坦腹”不矫揉造作,遵从内心以本色示人而成为权臣郗鉴的女婿,典故“东床坦腹”......
发布时间:2024.04.30
“减法”。其中,顾恺之所做的加法与丰子恺所做的减法很有代表性,值得今人揣摩与玩味。顾恺之,字长康,是东晋杰出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巧艺”门中记载:“顾长康画裴叔则(裴楷表字),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
发布时间:2024.03.30
善莫大焉”的故事。晋灵公无道,大臣士季进谏。晋灵公听完表示知错,而且要改。士季很欣慰地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世说新语》里记载,东吴西晋时期的名将周处,年轻时好勇斗狠,为害乡里。乡里人将他和山中虎、水下蛟视为“三害”,周处这才知道自己怎样令乡人厌恶。于是他找......
发布时间: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