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3条 用时0.015秒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清明前后是阳气升发的“旺季”,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鲜”字,因此,饮食上,我们也应当以“鲜”为主。而说到新鲜的时令饮食,肯定离不开两种食材——“新芽”和“鲜花”。...
发布时间:2025.05.08
之命而常自然。”老子认为,万物生于道而养于德,德和道都是万物生长的重要条件。道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原和法则,是事物良性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规律,万事万物只有遵循其道,才能够达到“和”的状态。道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自然之理,是万物生长的必然法则;德是指事物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秩序,是道的具象化,是道......
发布时间:2024.11.18
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一切未知之理的洞悉,一切未知之境的打通,都离不开追根究底的实践探索,苏轼这种以实践求真知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无穷尽,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绝不能满足于自身已掌握的部分,而要利用现有的知识,去研究新领域、新事物,只有不断思考......
发布时间:2024.09.30
钱等欲望的漩涡中,在红尘嬉戏,但他仍然坚持寻找着那条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最终,在生与死、荣与辱的抉择中,悉达多顿悟了属于自己的道,那是一种万事万物都圆融无碍的状态。这种境界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只要你读过这本书,就一定不会忘记它所讲述的一切。这本书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奥的智慧,对每个人的......
发布时间:2024.06.21
界的道理。正如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言:“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非若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 万事万物,顺乎事情的道理,问题就更易解决。有一则寓言故事,讲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衣服吹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风大作,结果行人......
发布时间:2023.10.12
强调做学问要面向社会、实践和现实。毛泽东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就在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正是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紧密结合,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深入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本本”上没有......
发布时间:2023.09.12
下卷论德,合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5000多字。老子一生对道德学说的感悟尽在其中,涵盖治国、治家、治身之常理。道德二字为此书的总纲,也是万事万物之根本,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德不能离道,道更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为本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的思想有......
发布时间:2023.03.21
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统筹点 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
发布时间:2022.11.21
代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2022年,我每天坚持读《了凡四训》,感受很深,看到了自己的傲慢,让我懂得了谦卑。看到了自己的轻慢,让自己对万事万物多了一份敬畏之心。让自己越来越明白,德者人之本也,财者人之末也。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日行一善,从......
发布时间:2022.10.14
云南省博物馆展出的牛虎铜案 郑州旭日青铜博物馆铜牛杖首 扭转乾坤 在我国古代经典文献中,牛有极高的象征意义。以乾、坤二卦统帅万事万物的《周易》称“坤为牛”。牛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因为“坤像地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周易》中牛的地位与天地一样重要。牛既然代表......
发布时间: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