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5秒
廉洁而传名于后世。俭则寡欲,奢则贪求,这正是节俭的廉政意义所在。古人对于“不妄用”的追求和境界,一言以蔽之,“一钱之费,宜重宜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能“不改其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发布时间:2024.12.18
稳、更充实。宋代张载曾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有了志向目标,就要孜孜不倦,勤勉不息,达到目标,实现理想。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实际上,淡泊正是为了排除世俗名利的羁勒,向自己的内心探索,正如诸葛亮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
发布时间:2024.02.18
渊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孔子弟子三千,独颜子好学;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等等。以世俗眼光来看,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没有大富大贵,其人生并不显赫,但文化巨人却普遍认为颜子的人生最为成功,因为惟有德者才能如此安贫乐道,从而为普通人的人生成功提供希......
发布时间:2023.08.25
营华屋,勿谋良田。”这些皆落脚于一个“俭”字。其道理在于,内心的宁静平和是建立在俭朴和淡泊的生活之上的。所以,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自己却能“乐亦在其中矣”。 戒奢崇俭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映照着党的初心使命。1936年,......
发布时间:2023.08.22
的家族,且颜之推早早就能传承家学。周官即《周礼》,左氏即《春秋左氏传》,皆为儒家经典,须知颜之推的祖先颜回乃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这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弟子十分喜爱。当时南朝风气好谈玄,颜之推十二岁时,梁朝湘东王萧绎开讲《老子》《庄子》,颜之推也去听讲,但“......
发布时间:2023.03.24
与石矶津的山水田园为伴,或荷锄田野,抱瓮灌园;或吟诗作赋,挑灯夜读;或收徒授学,不收学费…… 我国古代士人对物质的追求不高,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足矣,而执著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中的许多人或因政治上遭排挤,或因个人奋斗受挫,或因对现实昏庸腐败的不满而又不甘沉沦,便会到大自......
发布时间:2020.09.21
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很香甜地与女儿共同进餐,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无论何时都应做到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自以为乐。吃完饭后,他又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儿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有葱汤麦......
发布时间: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