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 用时0.012秒
不唯古是从,而要从实际出发,去伪存真,求索真理。卢格独辟蹊径,将读书心得和辩论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编撰成《荷亭辩论》,自成一家之言,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将此书收入其中。“衣冠奕叶范阳第,诗礼千秋涿郡宗。”书于肃雍堂头门的这副楹联,是王阳明之父王华为卢氏家族撰写的。该联......
发布时间:2025.06.23
剖学等息息相关。任何专长都不是线性发展,而是“金字塔”式提升,需要庞杂体系支撑才能“更上一层楼”。司马迁有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博采众学,古今中外融会贯通,而能化之,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博采众长不是做“搬运工”,也不是当“储存卡”,既要全身心“走进去”学通......
发布时间:2025.05.14
信念、坚忍的品格和强大的毅力,历时十多年,终于完成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份坚定的志向,赋予了他持之以恒的动力,最终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后世留下宝贵文化遗产。树立远大志向,超越个人之私。志向的高......
发布时间:2025.02.13
同理,人也各有特点、各有短长。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助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诸葛亮曾广泛研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不拘于一家之言,博采众长加以贯通,隆中十年取得了“逸群之才,英霸之器”的卓越学识。正所谓“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一个人只有兼收并蓄,才能形成自......
发布时间:2024.04.06
章。”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无不是善于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的典范。司马迁之所以能够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鸿篇巨著《史记》,与他年轻时博览群书,饱览名山大川,实地考察有密切关联。苏洵年轻时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回到家中便给苏轼、苏辙两......
发布时间: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