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六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2024年1月15日在政协第十六届滕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政协主席 薛登峰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聚焦工业倍增任务目标、实施“强工兴产 项目突破”攻坚行动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也是政协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突破之年。
这一年,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多次研究推进政协事业发展。王广部书记带头领办政协重点提案,亲自召集推进会议,对政协工作作出批示13次;周刚市长等党政领导多次出席协商活动,听取意见建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度参与政协协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
这一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初心、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反映民心、凝聚人心,不断擦亮“善商量·善服务·善读书”品牌,全年开展重点协商活动18次,报送建议案、调研报告、协商专报30件。
这一年,420多名政协委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建言促发展、履职显担当,与54个部门单位开展协商对话,参与各类座谈10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600余条。
一年来,我们以忠诚之心永葆政治定力,共同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年组织主席会议、理论中心组会议、常委会议集中学习38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成果转化实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强化党的领导,把准履职方向。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政协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8次,确保政协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提高政治站位,严守纪律规矩,强化作风建设,驰而不息推动政协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促进民主团结。党组成员带头走访委员,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邀请参加活动400余人次,安排发言120余次。落实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成立政协机关党组,促进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在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一年来,我们以担当之为聚焦中心大局,服务发展实践更加生动。
聚焦“市委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积极响应市委“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战略部署,第一时间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引导社会注意力向战略决策集中,动员各界力量向战略实施汇聚。围绕“化机锂医数”等主导产业,开展“数字赋能装备制造业”“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双月协商、“机床产业转型升级”界别协商,提出意见建议30条,形成调研报告5篇。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题视察5次。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考察学习工业产业园建设经验,提出的规划建设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议,被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安排相关部门推进落实。积极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班子成员参与市级重点工程指挥部6个、联系帮包重点项目16个,选派5名专员进行“一企一策”帮促,解决各类问题80余个;对117名工业企业委员进行走访,号召他们加大投资扩规模、抢抓机遇壮实力、增强信心闯市场。
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献计出力。紧盯“工建农服旅”五大板块,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双循环背景下商贸物流发展2个专题,组织50余人深入调研,开展走访80余次、座谈22场,形成了5万余字的2个调研主报告和《关于韧性城市建设》《关于专业市场发展》等6个调研子报告,分析问题36个、提出意见建议62条;王广部书记、周刚市长分别出席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与委员们面对面互动交流,营造了“在政协协商”的良好氛围。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等开展双月协商,围绕“文旅融合发展”等开展对口协商,围绕“推动建筑业发展”等开展界别协商,提出对策建议50余条。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汇智助力。开展“主席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家委员”活动,班子成员常态化联系56家企业,通过走访调研、沟通座谈了解企业所需所盼,解决具体问题39个。联合市工商联开展“协商聚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建立民营企业家专家智库,开展专题协商,汇聚起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王广部书记专门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一年来,我们以创新之举深耕主责主业,民主协商质效更加凸显。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大事要事、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通过委员征题、专家议题、部门荐题、党政出题的方式,制定年度重点协商计划,提升选题的高度、广度和准度。注重系统推进,建立“六个环节”的履职闭环工作机制,协商议政质效进一步显现,全年形成协商成果18件,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批示29件次,6次协商活动被省政协宣传推广。
坚持联动与互动并举。探索建立“1+N”大课题联动小课题调研模式,实施政协常委领衔,坚持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动,注重发挥个人优势,强化整体工作合力,确保调研走得深、听得真、看得实。把互联互动作为协商必要环节,邀请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与党政部门座谈互动,从“政协角度+党政高度+专家深度”深入交流,确保协商议得透、商得准、办得好。率先在全省建成“智慧政协”数字系统,探索推进“场内+场外”“云端+屏端”新模式,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7次,委员参与820人次。
坚持协商与问效并行。将协商与问效紧密衔接,延长协商链条,扎实做好协商的“后半篇文章”,累计开展协商“回头看”15次。扎实推进提案办理协商,落实政协提案领办制度,17位市委常委、副市长领办重点提案20件,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办提案273件,所有提案均已办复,达到了“办好一件提案、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一年来,我们以和合之态凝聚广泛共识,团结奋斗合力更加强劲。
强化宣传引领“守圆心”。在《滕州日报》设立专栏,邀请16名政协委员以“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幸福之城”为主题,宣讲政策、畅谈体会、增强共识。充分利用滕州政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滕州好声音,扩大政协影响力,《人民政协报》《联合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我市报道70余篇,“滕州政协”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活跃度位居全省同类平台前列,获评全省政协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公众号共建共享先进集体。
坚持以文化人“增信心”。大力阐释弘扬“善”文化,启动编撰《中华善城图鉴》,在《滕州日报》开设“为善兴滕”专栏,追溯古滕善文化根脉,升华善作善成、为善兴滕的精神力量。出版发行《滕州文物志》第一卷,《滕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省政协优秀文史书刊一等奖,在全省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文史工作的做法被枣庄市政协主席张兵批示肯定、予以推广。深入推进“书香政协”建设,实施“善读书·一十百千工程”,以“书香政协”助推了“书香社会”建设。
加强团结联谊“聚人心”。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制度化商请党政领导参加协商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加强委员与部门单位互动交流,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组织开展“双联”活动,激发委员参政议政热情。健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合作共事。成功创建省级“界别同心汇”聚识平台,聚集行业精英,深化界别认同。
一年来,我们以务实之功坚守为民初心,联系群众渠道更加通畅。
拓展渠道达民意。出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搭建数字化收集平台,及时快捷了解民意,“码”上反映群众诉求,全年收集处置信息700余条,专报市委市政府17篇,报送省政协295篇,“关于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等被全国政协信息采用。
解忧纾困惠民生。围绕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开展协商对话、座谈调研8次,组织食品安全等界别活动12次,提出意见建议70余条。注重从民主协商角度解决难题,班子成员带头化解信访积案43起,助推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建成委员协商议事厅39处,开展“微协商”16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强化监督赢民心。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开展依法治市、健康滕州等协商式监督5次,助推了一批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监督报告被周刚市长批示,并转相关部门落实。以“提得好、交得准、办得实”的要求推进民生提案办理,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成效标准,努力把民生提案落实到群众心坎上,全年收到并办复民生提案198件。
一年来,我们以争先之势强化能力提升,履职尽责根基更加坚实。
强化担当,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制定《关于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实施意见》,围绕“强化四种责任 提升四种本领”,督促引导委员知责思进、担责有为。举办2期委员大讲堂、3期委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强化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开展常委述职、委员“双建”活动,改进委员履职评价办法,评选表彰“优秀政协委员”。
创新机制,发挥界别特色优势。修订专委会工作通则,完善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参加专委会活动制度,让界别工作进一步“活起来”“实起来”“亮起来”,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次。
争先创优,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大力倡树“快高实优严”工作作风,实施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制定修订20余项制度规范,加强对重要活动、重点协商的统筹安排。接待省市政协重点调研视察25次、外地来滕考察学习活动400余人次,推介了滕州好经验,提升了墨子鲁班故里影响力。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主攻大项目、实施大工程、突破大创新、做优大平台、抓好大统筹、优化大环境的重点任务,这为全市政协系统围绕中心大局、提升履职质效提出了新的课题。市政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滕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升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
聚力政治引领,加强党的建设。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首位,持续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好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聚力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大局。紧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精选课题,深入调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紧扣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两区”建设等重点内容,开展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助力党政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聚力建言资政,发挥平台效能。政协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要充分释放“五大平台”的牵引和集聚作用,推动协商平台拓展延伸、聚识平台提质扩面、读书平台开放活跃、数字平台迭代升级、宣传平台融通共联,提升建、管、用水平,不断丰富深化平台内涵,带动各项经常性工作提质增效。要持续擦亮“善商量”协商品牌,不断延伸协商“触角”,推动协商议事厅与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实现基层协商向更高质量迈进。
聚力民生福祉,展现为民情怀。聚焦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监督、视察监督,助推民生难题破解,推动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完善界别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机制,建好用好“界别同心汇”等前沿阵地,常态化开展彰显界别优势的活动,推动委员贴近基层、心系群众,以协商惠民生,以服务聚民意,以真情暖民心。
聚力守正创新,提升工作质效。时刻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以自身建设新成效推动政协事业新发展。加强委员学习培训和服务管理,注重发挥界别召集人的作用,抓亮点、立标杆、树典型,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完善专委会联系指导界别工作机制,推动专委会立足专门领域、彰显专业优势、打造专精成果。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持之以恒抓学习强本领、抓作风树形象,全面展现新时代政协机关新气象。
为现代化强市建设
汇聚磅礴力量
风起正扬帆,携手绘新篇。市委发出了“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强势崛起的号召,这是建设现代化滕州的时代强音,这是打造首善之城的真挚情怀。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华善城”的丰富内涵,聚焦“现代滕州”的任务目标,展政协之长,尽政协之能,助推全市上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奋力谱写滕州现代化强市建设绚丽新华章。
要在服务现代化强市建设中擦亮鲜明政治底色。我们要准确把握全市发展中心任务,科学谋划政协工作重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市委决策部署,始终与市委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时刻胸怀“国之大者”、把握“市之要者”、扛牢“责之重者”,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担负使命,用党的旗帜引领政协勇毅前行。
要在服务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凝聚更加广泛共识。要善于运用民主的方法、协商讨论的方法,以真心真意来引导,靠说理说服来感召,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不断增进共识水平。要强化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的履职理念,提高从说得对到说得入脑入心的工作本领,以共同历史记忆、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文化认同,以“强工兴产”成果、“强势崛起”目标强化价值认同,以关注各方需求、照顾利益关切增进政策认同,在勤勉履职中增进共识、合作共事中巩固共识、共同奋斗中深化共识,集各方之智,汇各界所能,一起开辟现代化滕州的光明前景。
要在服务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彰显强大奋斗合力。我们要围绕共同梦想、共同目标,多做学习宣传、思想引领的工作,多谋稳定预期、改善民生的良策,多鼓团结奋斗、提振信心的干劲,把人心聚得更紧、把力量聚得更牢。要通过厚积“磁场”、拉长“半径”、放大“辐射”,努力使政协每一项工作都成为团结的载体、奋斗的平台,每一个界别都成为团结的纽带、奋斗的桥梁,每一位委员都成为团结的“使者”、奋斗的“战士”,引导带动更多的人和衷共济、共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