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滕州市交通运输局全体干部职工向全市人民致以节日的祝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滕州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2023年,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交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党建凝聚干事力量,以担当推动项目建设,以服务促进行业发展,用忠诚、实干和担当开创了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临滕高速建设进展迅速。滕州段全年投资5.7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滕州港区两大作业区扎实推进。全市临港产业规划加快编制,滨湖作业区协调推进集装箱码头改造和二期工程;西岗作业区全面立项,开展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济枣高铁启动实施。主线放线、勘界完成,12月16日正式开工。省道321枣梁线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段改建、龙岭路西延、莲微旅游景观大道正全力优化项目建设方案,涉铁、涉路高架高标准设计建设,2024年将全部开工建设。

系统谋划立体大交通发展蓝图。大力争取上位规划支撑。积极参与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交通规划方案的论证研究,努力争取更多交通项目纳入上层规划支撑,济微高速、滕州港区西岗作业区及城郭河航道、S321枣梁线等多个项目纳入省市立体交通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科学谋划交通发展目标。确定“两环两连五站场”交通发展蓝图,构建完善高速公路、国省道、高速铁路、普通铁路、港航、通用机场“公铁水空”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积极搭建交通投融资平台。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项目,获得6.5亿元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滕州交通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被枣庄市委改革办列为重点调研课题,并申报国家级交通创新案例。

加速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出台《滕州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结合滕州6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6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创建,连片打造了“山水东郭”“古薛官桥”“薛河梨乡”“和美大坞”“秀美荆河”“微湖渔家”等美丽农村路示范区。全年160公里农村公路大修、6条25.7公里乡道提升、6座危桥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全市县乡路三级路以上比例达74.5%,优良中等路比例达85.2%。

全面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强化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章运输行为,查处违章车辆1003辆次,监督卸载超限超载车辆2528辆次,卸载货物5.7万余吨;建成治超非现场执法点位7处,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数据信息联网,行业管理质效大幅提升。严格运输管理。积极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追踪处理“一超四罚”抄告件708件,运输市场经营秩序持续向好。规范建设市场。办理招标监管项目31个,组织质量安全检查8次、农村公路建设综合督查2次、质量监督24件次,已完成验收的竣工项目综合评定均达到优良等级。

持续改善运输服务供给品质。群众出行更为便捷。持续优化公交运营网络和站点设置,实现乡镇和建制村(居)2公里以内公交线路全覆盖;深入推进出租车“两权合一”试点,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方式让出行越来越便利。校车服务不断升级。成立校车运营公司,全市运营校车66部,开通线路60余条,服务15个镇街、26所学校、6000余名学生,校车规模和监管模式全省县级领先。快递物流体系日益畅达。形成3个市级分拨中心、2个货运站、17个镇级服务站、941个村级物流服务点的“市—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快递进村”通达率100%,发放村级快递服务站点补贴和2021-2022年快递进村补贴261.97万元,为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活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滕州市交通运输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两环两连五站场”重大交通项目部署,积极对上衔接,破解制约难题,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争”的姿态、“超”的气魄,奋力推动全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勇当“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强势崛起开路先锋!

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