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辞旧春华启,龙腾新春气象新。值此辞旧迎新、岁月嬗递之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慎平携全局干部职工向全市人民拜年!向关心支持滕州工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祝大家新的一年龙马精神、云程发轫、万事皆胜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首2023,市工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聚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积极构建“化机锂医数”现代产业体系,我市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呈现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先后入选全省工业十强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成功上榜中国创新百强县、制造业百强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县。

一年来,我们建机制、稳运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业经济发展踏上新征程。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四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工业倍增计划(2023—2026年)的实施方案》,围绕实现四大倍增目标、打好打赢八大攻坚战,制定“机床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政策措施。实施百家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制度,按月调度企业运营情况,编印工业经济运行快报、月报,确保工业重点行业、企业、产业链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平稳增长。

一年来,我们抓招引,谋项目,突出“集群发展”,主导产业转型塑成新格局。立足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强链扩链补链”工程。总投资68.5亿元的国际高端数控机床五轴加工中心等重点项目已落地建设,冈田刀库、力辰机械、伊比兰伽滚珠丝杠、玉环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正加快落地,鲁化“32638”工程和己内酰胺配套一体化、联泓碳酸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醋酸乙烯联合装置等项目正抓实推进。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获评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前10,玻璃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一年来,我们强扶持、重激励,狠抓“梯次培育”,企业融通发展展现新面貌。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完善“一企一策”帮促体系,建立市镇两级领导干部分级帮包规上工业企业机制,29位市领导牵头帮包,254名科级干部结对帮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帮包“全覆盖”,“一跟到底”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成立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在浙大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开办的高端化工、数字化转型等专题培训活动。通报表彰了全市民营企业30强和3家民营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平台。目前,我市过10亿元工业企业13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432家,2023年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瞪羚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5家,入选枣庄综合百强36家、工业百强40家。

一年来,我们拓思路、快转型,聚焦“技改创新”,新旧动能转换迈出新步伐。建立“百家智能化技改项目库”,总投资299.2亿元的108个重点技改项目加快推进,60个项目已完工或部分完工,26个项目列入省技改导向目录,4个项目获省技改项目奖补资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培育国家智能制造场景2个,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家。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启腾生物先后入选国家绿色工厂、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企业,实现绿色制造领域荣誉“三连跃升”。

一年来,我们创载体、促融合,盘活“数字经济”,工赋引领进程跑出新速度。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2533个,威达重工等53家企业分别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DCMM贯标试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墨子科创园认定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认定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机床产业大脑项目认定为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我市认定为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

一年来我们优服务、增活力,致力“亲清服务”,营商环境提升增添新效能。圆满完成“企呼政应、接诉即办”“枣解决·枣满意”等平台推送的各项诉求。制定工业企业“免申即享”政策清单(第一批),编发政策汇编和申报指南集成卡,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组织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展300余次“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累计举办活动500余场,服务企业近5000家、1.7万人。抓牢“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先后举办机床产业(北京)、玻璃产业(上海)推介会,组织企业参加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综合性展会20余次。

一年来,我们抓党建、保稳定,建设“法治机关”,干部履职水平实现新提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建立“三级四岗”责任清单,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8次,主题党日活动26次,领导干部上讲台14人次,干部专题宣讲8次,指导21个基层党组织完成换届,4个下辖党支部被授予“五星党支部”。积极做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通讯软件、民爆器材等行业安全生产专项督导;累计开展民爆、技改等行政检查28次。统筹做好工业企业防汛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年累计出动110余人次,督促指导企业61家,提出整改建议72条。全市工业企业无一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展望2024,市工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省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切向着“倍增”看、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培优做强数字经济,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积极打造更加优良的产业生态,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展现“鲁南第一县”的雄风加倍奋斗、做出更大贡献。

0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