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就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情况作了发布,出席会议的有关单位负责人分别围绕相关问题回答了各级媒体记者提问。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我市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最佳实践,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高频事项集成办,大力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一次办多事,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市实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办理”,将工程建设项目市政报装接入、验收分别纳入枣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综合窗口,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市政报装一件事”专窗,统一负责工程建设项目市政报装“一件事”的线上线下咨询、材料受理、信息传递、证照发放。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帮办代办人员提前介入、跟踪指引、全程服务,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证”。坚持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相结合,用好行业最新政策工具,开展事项联审联办,提升审批效能。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部门联动,实施并联审批,将人防事项融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深入研究盘活土地厂房存量资产,实行“预建厂房与项目审批”双链审批模式,加快推动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持续推进简易低风险项目“极简办”,“善跑腿”帮办代办人员提前介入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助力相关项目实现拿证当天即开工。创新推行“租赁即开工”精准审批模式,通过分析项目需求、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环节,实现闲置要素高效置换。截至目前,累计有65个工业项目办理了“租赁即开工”精准审批模式,盘活厂房(含屋顶)面积77.4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我市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暖信市政公用服务报装流程,将市政设施报装接入提前至工程规划许可阶段,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并联办理。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只需在申请表勾选项目需要配套的市政设施,无需单独申请,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即可通过枣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获取报建项目市政公用接入需求、土地手续、工程规划许可、规划设计方案等相关信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提前研判,实现市政报装接入要求“免申即领”,以信息“多跑路”实现企业“零跑腿”。在实现人防事项融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人防审批事项改革,将规模以上的建设项目编制的人防工程详细规划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单位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核发时,同步提交人防工程详细规划,行政审批部门将组织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查,大大提升城市战时防护能力。
(商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