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按照“强工兴产、项目突破”部署和惠企便民工作要求,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统筹安全和发展,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围绕“人、车、路、企”等要素,实行挂图作战,全力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稳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通过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在城区“九横八纵”主干道,实行“绿波”协调控制,全力打造“绿波示范城”,提升群众驾驶体验感和舒适感。把路面作为“办公室”和主战场,强化路面显性用警,加大交通疏堵力度,让群众“堵路不堵心”。建立“警、校、家”护学机制,实施“交警+学校+家长”三方联动模式,撑起学生交通安全保护伞。全面排查城区交通堵点和秩序乱点,优化城区交通组织63处,新增交通标志牌89套,施划交通标线11.58万平方米,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持续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加强行人、非机动车管理。目前,已劝导群众18.3万人次,城区路口电动车头盔佩戴率到达80%以上。
为提升“安全指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春季安全守护”“酒醉驾”等专项整治行动16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2.8万起。坚持执法适度原则,全面落实“轻微不罚、首违不罚”举措,对外来人员和客商更多适用温馨提示,提升执法亲和力。组织召开警企、警民“开门纳谏”恳谈会,针对企业反映的交通堵点、乱点实地调研,联合办公,并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道路交通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发现、处置、消除影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各类交通梗阻和风险隐患,为企业发展提供“交警支持”。定期召开高风险运输企业约谈会,完善重点企业和重点车辆、驾驶人风险画像制度和风险评价制度,备案重点运输企业221家,备案率达100%。采取“大水漫灌”和“小水滴灌”的方式,多维度开展精准宣传教育,深化“七进”宣传,大力推进“五大曝光行动”,完善警企联络机制,先后到企业开展交通安全“送教上门”活动120余场次,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全力提升“满意指数”,以红旗窗口创建为抓手,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务服务培训,启动窗口“好差评”系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办好”“限时、延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着力提升窗口服务质效。做实“e动车管所”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赶大集,缩短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共办理车辆业务49752笔,驾驶人业务量9455人次。践行“服务有温度、管理无感知”理念,拓展“码上办”小程序业务范围,实现全市通行证办理服务网上全覆盖。深入推进事故权限下放,优化完善“快e点”事故快处系统,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健全服务评价、效能监测、跟踪回访机制,实体化运行电话回访专班,强化异常业务预警,加强事中事后监督,强化网上网下巡查,以监管促规范、提质效,坚决杜绝“四难”问题的发生。
(刘林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