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峥嵘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强国建设,开启时代新篇。
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3周年华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正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领航中国,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
“中国政府一定很爱她的人民。”6月初,尼日利亚驻上海总领馆商务专员穆哈穆德·哈桑在贵州参加“驻华使节地方行”时由衷感慨。此行中,哈桑以及澳大利亚、智利、日本等国20余位驻华使节、外交官和外国驻华机构代表亲身感受到中国开山架桥的速度与质量,更看到天堑变通途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变。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从新增城镇就业,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我曾19次访问中国,中国的发展令人震撼,中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他们正享受着国家经济社会繁荣带来的裨益。”约旦中国问题专家萨米尔·艾哈迈德说,他撰写了多本关于中国发展经验的书籍。“我注意到中国是基于人民利益来制定发展规划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这是发展中国家可汲取的重要经验。”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持有类似看法。“我曾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讲过一堂关于中国减贫经验的公开课,学生们提问,‘我们应学习哪些中国经验?’”莫西说,“我诚实地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座灯塔,给中国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繁荣发展而不断努力,这是人类社会中最大规模的集体努力。”埃及社会主义党总书记艾哈迈德·巴哈丁·沙班说,“通过多次访华,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福祉所作努力的认可。”
伟大的航程,离不开思想的灯塔指引方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本伟莱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古巴哈瓦那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路易斯·雷内·费尔南德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也为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的高质量阶段,具体表现为以科技发展、生产和服务自动化、数字经济为重点,提高内需在经济中的作用,将全体人民的福祉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如何能够取得成功。”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说,“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点。我认为,结合本国实际和自身特点选择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南非独立传媒集团董事长伊克巴尔·瑟弗认为,中国提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助于保持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注重应用新技术实现传统行业的现代化,“这符合全球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