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献瑞迎新岁, 金龙呈祥送旧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张汪镇党委书记谢经雷、镇长张鑫携全镇8万人民向全市人民拜年,并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2024年,张汪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1523”工作思路为统领,紧紧锚定“园区突破、故城开发”发展定位,纵深推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45.88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1.6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增长46%,工业技改投资完成0.76亿元、增长80%,实际利用外资105万美元、增长108%。
一是坚持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发展根基更加稳固。园区建设提速提效。编制完善滕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规划,完成5.1公里的“两纵两横”园区路网提升改造工程,电网改造纳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第一批政策需求清单。绿色精密铸造产业园列入了省、枣庄市《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事项清单。中天聚合新型消防耐火材料、枣矿集团矿井水集中处理中心等13个项目纳入了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年产100万件高档皮具制品生产、金增澳全自动智慧储煤超细粉生产项目等8个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其中工业类项目当年新增产值1.17亿元;鲁南装备年1000部矿山液压设备智能装备再制造、中材年产30万吨替代燃料扩产等8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拟纳入2025年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突出抓好双招双引。发挥富源热电联产链主优势,围绕延链补链、稳链强链开展专业招商,累计招引中天聚合新型消防耐火材料、诚至年产10万吨高白料日用玻璃器皿(电加热)智能生产线项目等过亿元项目6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1个。企业培育实现突破。苏海通、五洋、海湾、稻尚佳餐饮、睿彤餐饮5家批零住餐企业实现纳统,全镇限上批零贸易住餐企业达24家,创历年新高;亚澳科技实现月度升规纳统,奚仲装备等12家企业纳入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山东正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景坤板鸭被省商务厅评定为山东直播电商企业;呱呱鸭业被省商务厅评定为山东电商供应链基地。3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9家;省级专精特新以上培育企业达到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
二是因地制宜打牢三农基础,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做强农业产业。夯实“滕南粮仓”根基,小麦种植面积7.2万亩,总产量4.2万吨。累计盘活老粮所、原种子站等各类低效闲置用地280亩,新上惠粮预制菜、美鸿服装加工、古薛里“共富工坊”、智慧粮库等产业项目5个。立足传统产业优势,延长张汪板鸭、太和香菇、非遗糕点等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景坤板鸭北京产销基地投产运营,强势入驻香港市场,实现从地方特色到大国风味的升华。做靓美丽乡村。开展农村基建提升行动,重点实施街巷硬化、农村生活污水、坑塘死角治理等民心工程,累计实施大中修12.7公里,完成6个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污水提升改造,安装清洁取暖设备4153台套。深入实施“古薛枫韵”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整治废旧宅基地、闲置院落100余处,建成饺子民俗、车正园、礼贤园等特色小院11处,洛庄村自建房专项整治经验入选省典型案例并全省推广。做好兴村富农。探索实施“共富公司+村委会+共富工坊+村民”的模式,成立枣庄市首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营、实体化运作共富公司——“薛公肆”共富工坊,带动周边200余人就业,村集体增收2.4万元。聚焦“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探索电商人才培训体系,通过直播带货,拓宽孟仓糕点、棉衣加工、竹木玩具等农产品销售渠道,已建成电商创业园2个、电商直播基地2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86个,张汪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被省商务厅评为山东电商直播基地。
三是深入推进镇域环境整治,镇容村貌明显提升。抓好环境整治。高标准推进镇域环境整治提升,实施322省道两侧提档升级工程,完成立面改造2.6万平米,出动2000余人次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余吨,清除残垣断壁30余处;打造绿色村庄,新栽植各类苗木5万余株,形成“古薛田苑杨楼、百果飘香孔集、有凤来‘衣’洛庄”等主题鲜明的文旅融合示范片区。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深入开展整治扬尘污染、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严控新增土壤污染。抓好故城开发。启动薛国故城二期保护工程建设,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薛国遗址保护区道路及景观绿化、主题博物馆规划等建设项目,建设以皇殿岗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村落,打造以宫殿遗址、天齐庙、冶铁遗址为主的历史文化节点。目前,内外巡检道路碾压整平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打通硬化2.3公里故城中路、对原有2.6公里皇洛路进行加宽复铺,构建形成薛国故城遗址内“一横一纵”路网格局。抓好压煤搬迁。积极推进压煤村向镇驻地整体搬迁工程,全面加大前坝桥、南贾庄搬迁工作扫尾进度。完成安置区北区地面附着物摸底、资金兑付、地勘、环评等工作,加快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抓好安置区立项、征地、规划、建设等衔接工作,力争年前开工建设,确保群众按时回迁。
四是扎实办好惠民实事,群众满意度持续增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守汪相助”为主题,贴心守护“一老一小”,新增低保84户141人, 新建洛庄等爱心食堂4处,完成危房改造22户,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创建成立陈楼村“五福居”残疾人之家。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张汪实验学校、夏楼小学塑胶跑道建成并投入使用,镇域校车实现全覆盖,成功召开枣庄市家庭教育工作现场会,被评为枣庄市第四批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单位,是全市唯一一个全镇域启动幼小初一体化“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乡镇联区。加强医共体和医联体建设,实施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工作,投资建成“三高”基地、智慧化接种门诊等工程,对8所村级卫生室进行“五有三提升”改造,全镇38家村级卫生室中已开展门诊报销服务的定点卫生室35家,占比92.11%居全市第一位。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打造“理响张汪”宣讲品牌,累计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近600场次,惠及群众8万余人。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趣味运动会20余场,搭建“守汪相助”平台,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留守儿童知识殿堂,创新举办杨楼村“向阳花”青少年读书分享会59次,皇殿岗村“向阳花”青少年读书分享会17次,累计发放图书1200余册。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完成渠玉柏烈士故居改造提升,懋榛小学党支部旧址纪念馆累计接待观摩人数80批4000余人次。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建成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中国电信张汪镇数字乡村平台,将全镇划为85个村级网格、13个专属网格,实现“多网合一”,村级社会治理工作站实现全覆盖,纵深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村主要路口、治安复杂区域安装高清视频监控点位1513个,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以实战化运行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村级全部建立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着力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累计处理矛盾纠纷81件,守牢安全生产、安保维稳、耕地保护等“一排底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是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大力加强政治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龙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大力推广运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基层公共服务大走访等活动,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建强基层组织。实施“135基层党建提升见效年”行动,开展村级“三会一课”落实情况专项督查2次,完成2个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1个机关党支部补选工作。抓好村级建制优化调整工作,两批次完成11个新村党组织正式选举。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动态调整村党组织书记3名,发展党员20名,消除上年度未发展党员村19个。开展基层党建“大比武、大提升”活动,评比情况直接纳入村级考核。持续加强干部建设。常态化督导检查干部作风和工作纪律,下发督查通报32期。分领域推进党支部评星定级,确定上报五星党支部27个,四星级党支部46个,三星级党支部35个。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整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激励等机制,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2025年,张汪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园区突破、故城开发”发展定位,聚焦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高效农业、文创旅游“三大产业”,高效率推进园区建设,着力做优工业经济,高质量抓好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严守廉政建设、生态保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四条底线”,努力实现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党建“五大突破”,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强镇、现代农业大镇、历史文化名镇,奋力开创现代化富美和谐张汪建设新局面。
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们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张汪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向为张汪发展付出辛劳汗水的全镇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谱写新的辉煌。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2025年,张汪镇广大干部群众一定会把科学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氛围造得更浓,思路理得更清,工作干得更实,和全市人民一道,共同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