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灵蛇迎瑞。值此辞旧迎新、共启新元之际,滕州团市委、市少工委、市青联,谨向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
2024年以来,滕州团市委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抓根本、动真碰硬促改革,全市团的各项工作步稳蹄疾。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思想引擎,增强青春心向党的政治底色。加强政治引领建设。开展“寻灯五四燃青春”情景团课暨示范性集中入团仪式等活动150余次;承办枣庄市鼓号操大赛,1300余名少先队员齐聚滕州,以嘹亮的号声、整齐的鼓点、振奋的口号献礼少先队建队75周年。扎实开展“星火阅读”系列活动,连续举办两届“好书推荐官”活动,征集“星火阅读”读书文章800余篇、推广视频90余部,“相约中华善城 共享盛世书香”主题深入童心。加强团建队伍建设。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引领,在枣庄市党建带团建改革创新项目竞赛中,7个项目获奖。举办滕州市辅导员技能比赛,获省级赛事奖项,全市辅导员业务水平跨越提升。召开中国少年先锋队滕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滕州市第四届少工委,少先队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加强宣传矩阵建设。打造“E见青心”网上共青团品牌,凝聚青年粉丝27万人,团省委“青春当先开新局”融媒采风活动走进滕州,各类宣传信息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70余次。
二、支持青春建功,搭建青春敢为先的奋斗平台。深入实施“榴枣归乡”工程。擦亮“唤凤回巢 青鸟计划”品牌,征集大学生实践岗位900余个,2700余人次报名,举办20余场次专题活动,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连续2年被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通报表扬。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选树县镇两级“乡村好青年”1154名,举办“乡村好青年”观摩交流、政策宣讲、农特产品展销会、“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30余场次。强化团银合作,金融赋能青年发展,举办金融赋能信贷产品发布会,推出“我们正青春”系列青创信贷产品,累计授信1亿余元,发放贷款5800余万元,为青年发展蓄势赋能。举办“墨子科创杯”直播电商创业大赛、人才夜市等活动,提升青年创业能力,拓宽创业渠道。“线上+线下”举办招聘会10余场,发布就业岗位4000余个,持续为广大青年畅通求职渠道、促进岗位对接。凝聚青年发展合力。召开青联二届二次常委会(扩大)会议、举办青联思享汇“凝青聚力•共话发展”等活动12场次,夯实青联组织建设;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 善城花开石榴红”各族青年联谊等活动10余场,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搭建赋能成长基地。盘活提升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青少年素能提升核心区;用好市综合馆公共空间,为创业青年提供项目路演、创业孵化、产业链接的“造梦空间”,让青年人才感受到滕州这片土地的服务温度和创新活力。
三、共建友好城市,彰显乐居乐生活的城市魅力。召开“五大青春行动”新闻发布会、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打造“乐居”环境,实施“青年优驿”“青年优徕”“青年优购”项目,提档升级青年驿站11处,优徕青年社区2处,累计服务青年300余人次,滕州团市委、滕州人才大厦等7家单位获评全省“青年优居计划”优质项目、优秀集体。打造“乐动”环境,打造莲青山风景区、九龙湾乡村振兴示范区等2处青年友好景区,打造9处青春社区、6处青年发展型街区、9处青年发展型园区、20处青年友好场馆,全方位、多角度满足青年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丰富拓展青年发展人文空间,切实助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创建。打造“乐享”环境,建设“1+6+N”青年夜校体系,开设非遗技艺、生活美学、职业指导、技能提升类课程70余场次,开举办青年夜校养生市集、成果展演等活动5次,实现从1.0版本满足青年文娱需求到3.0版本就创业、职业体验进阶跃升,服务青年5000余人次。聚焦青年需求,举办沙龙联谊、草地音乐节、城市定向赛等社群社交活动60余场。
四、坚持青社共融,搭建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坚实桥梁。搭建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扎实开展“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以社会组织专业指导、结对镇街有机衔接、团委点单派单、项目优选激励等方式共促互建,425个高校团支部累计进社区开展服务活动300余场次。举办“遇‘践’青春 逐梦善城”高校实践团来滕调研出征仪式,邀请知名高校16支队伍、200余名学子走进滕州、感知滕州,筑梦滕州,为滕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动能。支持“两企三新”青年发展。成立直播电商等行业团工委6个,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10余次,挖掘200余名青年社团主理人,滕州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入选山东省第二批新兴青年群体聚集区建设名单,“两企三新团建”工作入选团中央工作案例,相关经验被《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报道。承办“青社学堂”全国新文艺青年培训班,90余名来自全国的新文艺青年参加培训,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出席座谈会并调研我市“两企三新”团建工作。打造融滕“志”爱志愿服务品牌,成立青年突击队44支,推动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项目,建立“礼遇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联盟,服务市级及以上大型赛事活动20余场;我市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铜奖、在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银奖各一个。
五、强化关爱保障,引领青少年成长的正确航向。青春社区项目成果丰硕。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顺利结项、验收优秀,并在全省作典型发言;推进4个省级“青春社区 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建设,开展“暖心课堂”项目,帮助300余个青年家庭解决孩子看护难问题。牵手关爱项目温暖童心。推动“牵手关爱”“希望小屋”志愿服务项目。采取“共青团+专业队伍+社会志愿者”的服务模式,针对全市450名“牵手关爱”青少年和已建在建367间“希望小屋”困境儿童,组织开展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心愿达成、感受城市、研学体验等活动50余场。关爱困境儿童,举办暖冬行动,切实发挥各级青年文明号单位、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的作用,募集资金20余万元。关注心理健康护航成长。聚力校园“070”,组建职能单位、社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校级专班“四支队伍”靠上指导;创新开展“070”课包推送、拍摄情景短剧、警力护学、法制副校长选聘、心理辅导宣讲五大类活动60余场次。启动“鱼眼叔叔信箱”项目,以试点学校启动带动,累计为80余名青少年儿童传递爱心书信,通过常态化开展书信、陪伴等交流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大浪淘沙,唯创新者进。下一步,团市委将坚决围绕市委七个攻坚突破目标,主动把团的工作向全市中心工作靠拢。
一是聚焦培育引导、平台搭建、资源链接,着力打造高素质团干部队伍、高水平青年创业者队伍、高素养青年志愿者三支队伍,引领广大青年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各领域争当排头兵、展现新作为。
二是围绕青年需求、城市融入、机制建设,持续擦亮青友城、青年优居、青鸟计划三个“青”字号品牌,清单化、闭环式推进青年实事项目,多维度赋能青年成长成才。
三是依托结对帮扶、赋能护航、示范带动,实施“青力关爱、青春建功、青年满意”三大行动,全力回应青年诉求,积极营造“年轻态”青年发展氛围,着力为加快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贡献青春力量。